首 页重要活动最新热词文明聚焦新闻资讯志愿服务文明创建道德模范讲文明树新风
道德建设文明播报未成年人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推荐视频推荐阅读公益广告乡村文明行动
当前位置:首页 > 道德模范
好样的!菏泽5人入围“山东好人每周之星”评选,快来点赞支持他们!
作者:  来源:文明菏泽
近日,第92期山东好人每周之星评选活动启动,菏泽5人入围,分别是:薛良省、李宇欣入围助人为乐之星评选;陈银萍入围敬业奉献之星评选;张红艳、殷素兰入围孝老爱亲之星评选。菏泽的小伙伴们,快来为他们投票吧!

  近日,第92期山东好人每周之星评选活动启动,菏泽5人入围,分别是:薛良省李宇欣入围助人为乐之星评选;陈银萍入围敬业奉献之星评选;张红艳殷素兰入围孝老爱亲之星评选。

  据悉,为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根据省委办公厅《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实施意见》(鲁办发[2012]6号)精神,经研究决定,分别在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五个方面,在全省广泛开展“山东好人——每周之星”推荐评选活动。

  “山东好人”候选人每月5日公示,接受群众投票,当月22日结束。网络投票每个IP地址每天限投1次,每次限投4个候选人。结合网上投票和专家评议结果,每周从候选人中推出一名“山东好人之星”,并在网上公布,其他候选人均为当月“山东好人”。

  投票方法:

  1、市民朋友可点击“山东好人之星推荐评选活动”查看菏泽候选人事迹并为他们投票。

  2、点击“文明菏泽”微信公众号菜单栏“好人评选”——“山东好人之星”,为菏泽候选人投票。

  薛良省:用行动诠释大爱

  薛良省,51岁,中共党员,郓城县水堡罐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水堡罐业党支部书记,菏泽市第十九届人大代表,郓城县工商联委员。

  “一个人干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在郓城县水堡乡,就有这样一个响当当的人物,对他来说,做好事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他从年轻时便侠肝义胆,屡次救助他人,在危急时刻总能爆发巨大的正能量;他从十几年前便开始热心公益,多次帮扶他人,捐助的物资已逾百万——他就是薛良省。提起他,不少人都会竖起大拇指。

  见义勇为显担当

  年轻时,薛良省就乐于助人、见义勇为。记得那是1990年的一天,薛良省搭乘从郓城到临沂的黄河牌长途大客车去外地采购。当客车行驶至巨野县、嘉祥县交界处附近时,一辆海山牌小型货车突然从对面飞速驶过来,冲撞上了大客车。短短的几秒钟,巨大的惯性裹挟着车厢内50多名乘客,使不少乘客重重摔倒在地、甚至被甩出车外,一时间,车内哭声、叫喊声响起,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不少人都被吓呆了。而由于薛良省平时坚持锻炼、又有一身武术傍身,在两车相撞的一瞬间本能躲避,受伤较轻。

  在大家都慌神的时候,薛良省最先反应过来,“救人要紧”。他先观察了车里的情况,不少乘客身上都“挂了彩”,还有一些乘客受伤较重,鲜血直流;甚至有几个乘客已经倒在地上一动不动,情况危急。他率先拨打了急救电话,描述了现场情况,随即安抚车内乘客,告诉大家要冷静下来,先检查自己是否受伤,并要帮忙查看伤势较重人员的情况。薛良省又下车检查,发现大客车前身处全部变形报废,而对面货车司机已经没有了呼吸。十几分钟后,巨野县医院、嘉祥县医院救护车赶到,将乘客送往医院。

  但由于伤员太多,前来的救护车无法一次性救助全部乘客。薛良省赶忙走到路边,拦住了一辆路过的拖拉机,将剩余的4名伤员一一背到拖拉机上,并嘱咐司机师傅去往最近的医院。到医院后,薛良省为这几名患者交了400多元住院费,待其家人赶到后才离开。后来根据官方通报,这次事故共造成3人当场死亡,几人重伤,十几人轻伤。经历过这次的凶险,很多人在庆幸自己“捡回了一条命”的同时,纷纷打听“打急救电话的那个高个子是谁,家住哪里”,希望能够当面感谢。而被救助的四名乘客每年都会相伴来到薛良省家里看看,彼此成为很好的朋友。

  时间来到1995年夏天,薛良省承揽了李集乡杨集河务段淤池船工程。一天,薛良省和十几位同事在淤池船上铆焊时,突然发现距离自己10米远左右的地方有人洗澡溺水。薛良省立刻丢下手中的工作,决定马上救人,此话一出,同事们纷纷劝阻。因为在场的所有人都知道,该河段的河水较深、有旋涡,且河底布满淤泥,淤泥就像一张大型吸盘,双脚一旦触碰,便会被牢牢吸住,难以离开。即便是熟知水性的人也不敢轻易下水,更别提还要去救人了。

  时年50多岁的副段长杨广祥经验比较老道,他一把拉住薛良省说,“不会水的话千万不能下,身子重的也不能下”,薛良省说,“放心吧,老杨,我去救人,你们做好接应”。说罢,他一跃从船上跳下,游到快要溺水者身边,绕到背后,反手勾住溺水者刘贵增的脖子,借助水力往回拉。就在回程的过程中,他定睛一看,水里还有一个人也在苦苦挣扎,等待救援。他赶忙游到同伴身边,往上托举刘贵增身体至淤池船上。然后对同伴们说,“水里还有一个人,我得再回去一趟”,此时的薛良省已经累得上气不接下气,但他知道时间就是生命,于是赶忙又回到水里,救助第二个人。在将两人成功救回后,薛良省累极了,水底的淤泥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拉扯着自己的双脚往下坠。老杨和同事们拿来一根长竹竿,他抓住竹竿,慢慢摸索着踩到水底的石块才得以上岸。后来,获救的两人都为薛良省送来了锦旗,并连连说,“你是我们的救命恩人”。

  2016年农历11月26日,在定陶区丁寨村至马村乡路口拐弯处,一位骑着电三轮车带着孩子的60多岁的妇女,为了躲避一辆从急转弯处突然驶来的车辆,电三轮车不受控制得翻倒,一瞬间,老太太摔倒在地,电三轮车上年仅3、4岁的小女孩刘芳芳被甩出车外,掉进了附近一个水洞里。薛良省看到后,来不及脱去鞋袜,赶忙跳下去,一把将孩子从寒冷的水中捞出抱起,将身上的外衣给孩子披上,安抚老人和孩子的情绪。老人家哭着说,“你是我们的恩人,谢谢,谢谢”。第二天,老人家的家人带着礼物来到薛良省的公司,提起昨天的事情,连连向他道谢,这时公司的同事们才知道,“老薛又做了一件值得敬佩的好事”。

  热心公益受好评

  不只是见义勇为,薛良省还热心于公益事业。以下是他的部分捐款记录:2008年汶川地震捐赠2万元;2009年水堡乡联中,捐助贫困学生书本费5000元;2012年玉树地震捐助5000元;2013年捐助棉衣及工作服1000套;2014年向县孤寡老人捐助过冬用品200套;2016年向水堡乡敬老院捐助不锈钢供水压力罐设备一套;2016年捐助玉水路工程改造款2万元;2016年向乡政府捐助功名碑一座及桥护栏两处;2016年九九重阳节向全村70岁以上老人每人发放200元;2017年向水堡乡政府捐助拾万元作为修建下水道费用;2017年向县政府捐款5000元,作为扶贫建设资金用款;2018年向县民政局捐3000元作为“济贫救助”用款;2018年向水堡乡敬老院捐助供水设备一套,每年的中秋春节薛良省都会拿出一部分钱物以不同的形式送达到孤寡老人和年迈的老人手上;2019年向水堡乡政府捐助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牌一处……

  他还秉承诚信经营的理念,他的企业先后被评为文明诚信企业、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先进基层工会等荣誉。曾到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诚信中国行寻找“中国诚信榜样”大型公益活动启动仪式。时隔两年,2018年5月再次到北京参加“建设诚信企业促进会”。

  薛良省见义勇为的行为,生动诠释了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崇高品德;薛良省热心公益的举动,为人与人之间增添了温暖与感动的注脚。“我会守住初心,将诚信牢记在心里,将公益坚持做下去”,薛良省说。

  李宇欣:心有大爱润芳华

  一个1989年出生的女生,从15岁就开始为社会献爱心,扶危济困,一直坚持到今天。走进李宇欣,会感觉到在她身上有着与年龄不相称的仁慈与善良。

  读高一时的一天,李宇欣回到家,父亲递给她一张《大众日报》,报纸登载着一版贫困家庭亟待救助的学生名单。看后,她心情异常沉重,对爸爸说:“我也帮扶一个吧”。此话正合父亲的心意。于是,她把当年考入江苏大学,老家日照市五莲县的孙培莲作为帮扶对象。每月从家长给的200元生活费中,拿出50元寄给对方,一直坚持到孙培连大学毕业。

  15岁的年龄,在同龄人中,不乏亦有在父母面前撒娇者,也不缺伸手要这要那的。然而,小宇欣就知道了给予,懂得了施舍,同时,也品尝到了帮助别人的无限快乐。从此,她的爱心也愈发闪亮。

  2003年,菏泽某新闻单位一名记者,告诉李宇欣的爸爸,社会上有两个父母双亡的艾滋病孤儿急需救助。回到家,他把这个事情说给了自己的女儿。小宇欣不加思索地给爸爸说:“我积攒的零钱捐给她们吧。”就这样,她毫不吝啬地把1000元钱捐赠与两名艾滋孤儿。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好的家风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无形资产。李宇欣的父亲是个极具爱心的牡丹区党政干部。在他所联系的牡丹区都司镇,就救助着多个深度贫困家庭。有的因病致贫;有的父母双亡;有的智障无力;有的残废难为。李宇欣的父亲有意把这些贫困家庭介绍给她。李宇欣也十分理解父亲的善行义举和意图,主动担当起帮扶救助这些贫困家庭的义务和责任,经常去看望并给他们送去钱款、棉被、药品、衣服以及小孩学习用具等。

  牡丹区都司镇骆屯村的董翠是李宇欣帮扶的重点对象。董翠的父亲患严重肝病,失去劳动能力,治病已花尽家中所有积蓄。母亲精神智障。爷爷又去世,一家的生活陷入极度贫困,家庭的重担就靠70岁的奶奶支撑。为了缓解家庭的压力,正在读书的董翠和妹妹准备辍学。

  2015年春节前,李宇欣的父亲慰问困难群众,来到董翠家,看到家里唯一值钱的就是屋里正面墙壁上贴满的董翠获得的奖状,其他再也找不到像样的东西了。李宇欣的父亲回家后,把董翠家的困窘告诉了她。李宇欣同情心萌发,对爸爸说:“我们一定要救助这个贫困家庭。”那年的正月初六,李宇欣的父亲领着她来到这个多难的家中,并丢下2000元钱,嘱托一定要让孩子好好读书,有困难我们帮你克服。在回去的路上,父亲问小宇欣有何感受?宇欣说:“这个家庭太值得帮助了。爸,我现在有能力了,这个任务我来担吧。”爸爸欣慰地笑了笑说:“好!”

  从2015年开始董翠就成了李宇欣资助的又一个贫困者。2016年董翠高考没有上本科线,她奶奶及父亲决定不再让她复课了,要她外出打工减轻家里负担。李宇欣了解到情况后前去说服她奶奶和父亲,同时,鼓励董翠要坚定继续求学的信心,并联系了单县的一所高中复习,还为她缴纳了学费。开学时李宇欣开车把她送到学校,购买了学习用具、过冬的棉被和衣物。

  2017年,董翠不负众望,以优异成绩被“211院校”新疆伊犁大学录取。得知喜讯后,李宇欣为她购买了去新疆的机票,和妈妈一起送去了4000元现金和衣服等。待到开学,李宇欣生怕涉世未深,没出过远门的农村孩子作难,又安排妈妈护送翠翠入学,还为她购买了被褥及生活日用品。之后,每个学期翠翠回来李宇欣都给她5000元学费及一些生活用品。她给翠翠承诺:“只要在校读书就会帮扶到底”。董翠每次回来,都要到宇欣家看望帮扶她的“亲人”。

  2018年夏天,笔者去董翠家采访。董翠的奶奶对李宇欣的帮扶,拥有说不尽的感激,眼里噙着泪说:“没有宇欣的帮助,就没有俺翠的今天。我们家遇到好人了!”

  都司镇西马骇行政村的海香云一家是个多灾多难的困难户,大儿子患严重精神病,长期住院,加上两个孩子上学,经济极度贫困。二儿子身患大脑炎后遗症,不能正常生活劳动。家庭的重担无情地压在了年近70岁母亲,且得过脑梗塞的海香云身上。2016年起,李宇欣对这个特困家庭给予了最大的支助:为她儿子联系医院治病;经常为海香云送药;为孩子们提供学习用品。同时,与镇包村干部结合,带领海香云外出考察增收项目,最终选择了适合他们的卖早点生意。李宇欣拿出工资为海香云买设备,带她去城里学习制作早点、小吃的技术,帮助海香云搭建了经营场所。现在她们每天能有70-80元的收入。通过3年多的帮扶使海香云一家有了稳定的经济来源,儿子的病情也有所好转,一家人的生活逐渐向好。

  西马骇行政村的马继洛,患有布鲁式杆菌病(俗称羊温病),治疗一段时间也不见效,生活极度拮据。李宇欣从父亲口中得知后,就带着药品经常前去看望。第二次去时,还丢下2000元现金。

  都司镇尹楼村的尹现灯患严重肺心病,一年大多时间需住院治疗。妻子是盲人,没有劳动能力,一个在外打工的儿子挣点钱根本不够他治病的花费。李宇欣就把他当做自家人帮扶。时间长了,尹现灯也就自然接受了她的帮助,需要就医就给她打个电话。李宇欣便开车前去拉他去医院,然后再送他回家,家里没药了就买了送去,保证他的治疗需要。

  都司镇郭唐坊村的李玉花与失去双亲9岁的孙女小瑞心相依为命。李宇欣每学期都会送去学费和衣服及学习用品,并鼓励她好好学习,奋发图强。小女孩每次见到李宇欣,就拉着她的手喊姑姑。李宇欣会坐下来,看看她近期的作业,并给她做些学习辅导。如果不是笔者亲眼见到这一幕,真不相信这是一个85后年轻女孩所为。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奉献爱心,匡扶的是正义,传递的是正能量。现在,李宇欣已经把倾情施爱,扶危济困,作为扮靓青春年华的一份责任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必须选项。只要有机会、只要社会需要,她总会走在前列。

  2018年1月,共青团菏泽市委举行了贫困学生认亲活动。李宇欣积极参与,又结下牡丹区吴店镇鹁鸽堂村的一家穷亲。8岁小男孩吴城军在上小学一年级。父亲因车祸去世,母亲患有精神疾病,家里靠低保金维持生活。认亲后,李宇欣随即送去500块钱和一些生活、学习用品。之后,经常带着钱物前去看望,给这个贫困户带来了莫大的安慰。

  2018年12月,在共青团菏泽市委举办的“认亲会”后,李宇欣号召全家每人拿出500块钱资助一名贫困学生,她的家庭一次认了下5家“穷亲”,并给他们带去了过冬的棉衣,鼓励他们从小好好学习,用知识改变命运。

  李宇欣不断拓展扶贫济困领域,在帮扶贫困群体的同时,还惦念着社会上的孤儿,经常去菏泽儿童福利院慰问。2018年底以她个人的名义为福利院捐献了一间美术教室,不定期送去水果、书籍和绘画工具,让这些没有父母的孩子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

  2019年9月,李宇欣积极响应共青团菏泽市委组织的“希望工程圆梦”行动。把牡丹区北城街道句阳社区的贫困学子,考入滨州医学院的李璐作为救助对象,支助她3000元现金和一些生活用品。

  15年来,李宇欣用执着和无私,为贫困群众献出一片纯洁的爱心,温暖了每一个被救助的贫困家庭,也为全市扶贫攻坚奉献了自己的微薄之力,得到了领导和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李宇欣的扶贫济困事迹被2018年6月2日《菏泽日报》予以报道。

  拥有爱心是一种品德,亦是一种境界,还是一种修养。李宇欣正是用发自内心的对他人地爱点亮了人生,使美好青春年华生发出熠熠辉光!

  陈银萍:家乡是我出发的地方

  陈银萍,女,1982年4月出生于单县时楼镇,硕士研究生学历,现担任蔡堂镇政府人大办公室主任、宣传干事、统战干事、团委副书记、三资办公室主任等职务。

  陈银萍同志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任劳任怨,努力钻研,不断攻坚克难,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在生活上协助父母将弟弟妹妹培养成才,和爱人一起孝敬老人,精心教育子女,共同追求进步。

  作为人大办公室工作人员面对来访群众耐心细致的解答问题,帮助群众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镇人大主任一起走访困难群众家庭,先后协助人大主任帮助草庙村、辛阳庙村、李寨村三个困难家庭的学龄儿童入读单县博爱学校;协助宣传委员、统战委员做好宣传、统战部门日常工作,同时积极协助县统战部和渤海银行合作的泛海助学计划工作的开展,联系并走访贫困学生,促成助学活动的推行;协助镇团委书记开展团委相关工作,2019年暑假期间,积极接洽小荷学堂的教学和日常工作,圆满完成上级交给的工作任务,保证了暑假期间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推行;协助审计所、经管站及时的把辖区26个行政村的账目细致梳理,并通过自学研究太阳软件系统,建立起镇级三资管理平台,将各个行政村的账目全部纳入平台进行系统化、规范化管理。

  2019年7月在持续推进“学习强国”工作期间,陈银萍同志在培训村级管理员的同时,坚持解答群众提出的每一个问题,由于忙于工作顾不上喝水,导致缺水中暑休克,被同事紧急送往医院输液,醒来后问同事:“乡亲们没事吧,他们的问题解决了吗?”输完液又不顾医生劝阻坚持出院继续工作。

  陈银萍同志先后被聘为县、市、省宣讲员,并参加全省、全市、全县范围的宣讲,所到之处听众总是在结束后找到陈银萍说:“你讲的让我们感觉就是讲的我们想说却说不出来的事情,让我们重新感受了一次党和国家政策带给我们的变化”。

  陈银萍总是被同事戏称为“拼命三娘”,工作起来常常忘记吃饭,甚至有时候会忘记去学校接儿子放学,夜晚经常一边抱着一岁多的女儿一边继续工作。

  陈银萍同志多年来坚持协助父母培养弟弟妹妹,先后将四个弟弟妹妹培养出两个本科生、一个研究生、一个博士生。自己和爱人又分别在2013年、2017年考取硕士研究生,在她的影响和带动下,整个家族目前共有本科生9人,硕士研究生5人,博士研究生4人。陈银萍同志在2016年研究生毕业时婉言谢绝南方多家教育机构的高薪邀请,毅然回到家乡从事基层工作,她常说的一句话是:“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乡是我出发的地方,给了我最初的动力,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张红艳:冲破世俗观念的好儿媳

  张红艳,女,1973年10月出生,小学文化,原河南许昌人,现住单县曹庄乡李庄行政村张庄村,是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丈夫长期在外打工,她十几年如一日伺候着卧病在床的公公,让十里八村的人们对她敬佩不已。

  20多年前,张红艳和在许昌市打工的张庆科相识相爱,并回到单县曹庄乡老家结婚,与公公、婆婆一起生活。张红艳自幼深受父母宠爱,可谓衣食无忧,到十六七岁还让母亲帮助梳头。面对世事懵懂的新媳妇,公公、婆婆和姐妹们甚是关心爱护,通情达理的张红艳记着亲人们的好处,一大家子情切切、乐融融。

  后来,随着姐妹们婚嫁,张红艳切身感受到了“主人的责任和担当”。公公、婆婆身体每况愈下,她悉心伺候,尽可能地不让老人劳累。后来婆婆因病去世,公公反复医院治病。家里耕种着十几亩地,几乎每年都是收了庄稼,有了钱,公公就会犯病住院治疗,钱花完了,他的病也就好了。结婚这么多年家里都没有多少积蓄。但是张红艳觉得为父亲看病,这钱花的值,就是再劳累、再困难都值得。

  有一年,公公突患前列腺炎住院,小便一时解不下来。一天晚上,丈夫回家拿钱,张红艳一个在医院侍候,公公带血的小便淌了一床。医生问张红艳是患者的啥人,她不假思索地回答,是老人的闺女。医生和同病房的人眼瞅她毫无顾忌地给公公清理污物,清洗身子,颇为感动。有了这一次的清洗,也就没有了今后的顾忌,成了张红艳永恒的责任。15年中,她坚持冬季一周、夏季一天为公公洗澡一次,老人和张红艳皆习以为常。

  为了维持家里的花销,15年来丈夫张庆科一直在外打工,张红艳既要照顾年幼的孩子,又要伺候卧病的公公,还要耕种十几亩田地,从早到晚,忙得不可开交。公公大小便大都解在床上,每天两三次,这对张红艳来说,是一件最为繁重的活儿,必须吃力地为老人翻身子、擦洗清污、换洗被褥等,每次都累得气喘吁吁、汗流浃背。

  有亲戚心疼张红艳,就劝她把老人送到敬老院。张红艳不答应,说:“让别人伺候老人,花再多的钱,也没有儿女的这份亲情。我能伺候15年,也能再伺候15年,让老人享受应有的亲情,我不能给自己留下遗憾。”

  殷素兰:一天24小时照顾卧床老母

  殷素兰,女,1941年1月出生,小学文化,单县龙王庙镇小孟庄行政村张庄村人,现居住在哈尔滨市南岗区先锋路549号。

  殷焦氏今年102岁,五世同堂,2013年6月1日,96岁的殷焦氏起床穿衣服时不小心摔倒,导致髋骨骨折。“当时在医院,医生告诉我们老人年纪大了,身材又属于瘦小型,不建议手术,建议回家休养。”殷焦氏的孙子殷胜勇回忆说。

  殷焦氏躺着的床旁边还放置着一张小床,据了解,另一张床是殷焦氏大女儿殷素兰休息的地方。她23岁时逃荒嫁在哈尔滨市,养育4个女儿,2013年殷焦氏卧倒在床,为了照顾殷焦氏,殷素兰在家人大力支持下,毅然回到娘家常住,担起了照顾母亲的重担。清理便盆、喂饭、擦洗、聊天、推着轮椅出去遛弯……已经成为了殷素兰的生活习惯。

  “俺娘卧床的这几年里,从来没少给俺娘吃一顿饭,6年了,我只回过家一次,现在更是寸步不离,能照顾到俺娘,真是太高兴了。”殷素兰激动地说。为了避免母亲生褥疮,殷素兰与家人始终保持每天为老人擦洗身体,每两天洗一次头发、换一身干净衣服。

  “我最敬佩的就是姑姑,吃、喝、睡,一天24小时和奶奶在一起,做到了6年如一日、寸步不离地照顾奶奶。原本姑姑有糖尿病,为了让自己有个好身体能照顾奶奶,这六年里她严格遵守自己的饮食,确保自己有个好身体。”殷胜勇说。

  “俺娘一直告诉我们要孝顺。我始终觉得孝顺、孝顺,就是要顺着孝,不让长辈生气。”殷焦氏二儿子殷富可说。不惹长辈生气、邻里和善、团结、孝顺的家风一直在这个大家庭中演绎着。

  六年来,年近八旬的她和娘家子孙一起无微不至地照顾瘫痪在床的母亲殷焦氏,用一颗颗孝心,传承着优良的孝善家风。殷素兰老人几年如一日照顾老人的精神是现代人的榜样,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

责任编辑:王佳
主题活动
微信图片_20190929184356.jpg
微信图片_20191016140456_副本.jpg
微信图片_20190705172115.png
QQ截图20171026112134.jpg
光阴里的父爱
QQ截图20140612085344.jpg
主办单位:菏泽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承办单位:大众报业集团大众网菏泽站
ICP备案编号:鲁ICP备鲁ICP备1101247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