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下午,在鄄城县引马镇马庄行政村马庄村举行的垃圾分类动员会上,村民们集中学习垃圾分类知识,签订“垃圾分类承诺书”,领取分类垃圾桶。
连日来,为实现城乡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切实改善城乡人居环境,鄄城县17个乡镇总动员,从今年起逐步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运收、分类处理”的处置体系,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鄄城。
每个垃圾桶都印上了编号
“今天,我们为每户村民免费发放两个垃圾桶,在领垃圾桶之前,每家每户都要签订承诺书,确保把垃圾分类做到位,希望大家都能认识垃圾分类的好处。”面对工作人员的耐心介绍,村民们频频点头,表示愿意积极参与这项工作。
在马庄村文化广场上,数百个垃圾桶整齐排列,百余名村民排着队逐一签订承诺书,领取分类垃圾桶。“大爷,如果还不明白生活垃圾应该怎么分类,回家后再看一下这本宣传册,上面有详细的分类介绍。”工作人员在递上垃圾桶的同时,还不忘提醒村民一定要正确分类。
领到一绿一灰两个分类垃圾桶的村民李爱云,将垃圾桶摆放在自家厨房的门口,在两个垃圾桶的背面均有一个“43”的编号。记者采访得知,引马镇发放的每一个垃圾桶上都喷有不同的编号,不仅便于管理,而且可以防止垃圾桶丢失或错拿。尽管还未开始使用分类垃圾桶,但是,经过连日来村里的不断宣传,64岁的李爱云已经基本掌握了垃圾分类的方法。“剩菜剩饭、瓜皮果皮都丢进绿色垃圾桶里;塑料瓶、塑料袋都丢进灰色垃圾桶里。”李爱云笑着说,垃圾分类是举手之劳,只要在生活中多加注意,习惯慢慢就养成了。
党员监督指导垃圾分类投放
据鄄城县引马镇前进管区的管区书记徐先立介绍,虽然分类垃圾桶刚刚分发给村民,但是,他们已经多次通过村里的广播向村民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并制定了相关的管理措施。“党员包户、包胡同,督导每一户村民正确分类。”徐先立告诉记者,马庄村共有18名党员,目前已经接受数次培训,熟练掌握了垃圾分类的方法,以后将每天入户检查,并帮助村民进行垃圾分类。
为了给村民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目前,鄄城县引马镇将韩堂村、营子村、李桥村、郭楼村、冯庄村、东马庄村6个村庄设为垃圾分类试点村。引马镇党委委员高金成表示,目前,该镇共投入资金60余万元,建设了垃圾资源处理站,设备已经安装完毕。同时,还购置了3000个30升的垃圾桶,已陆续发放到六个试点村的村民手中。此外,还购置了部分120升和240升的垃圾桶,方便保洁员收集垃圾。
引马镇还专门配备了垃圾运输车辆和专职运输员、分拣员、压缩员与操作员,这些专业人员为垃圾的收集、运输、处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引入专业设备处理湿垃圾
仪宪英是鄄城县综合行政执法局环卫处副主任,自该县启动垃圾分类工作以来,他就活跃在各个村庄,检查指导垃圾分类工作。据仪宪英介绍,2018年底,该县就有了开展垃圾分类工作的打算,相关工作人员多次赴全国各地参观、学习、考察,并初步定下了“二次四分法”的垃圾分类模式。
“我们将生活垃圾分为易腐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其它垃圾。农村生活垃圾由农户以是否‘可沤肥’为标准,分为易腐垃圾和其它垃圾两类。保洁员对农户初分的其它垃圾进行二次分类,分为‘能卖的’、‘有害的’和其它垃圾。”仪宪英告诉记者,4月4日,鄄城县召开了垃圾分类动员会,并制定了垃圾分类实施方案。
根据方案要求,今年年底,鄄城县将在所有乡镇文明村(美丽乡村)和黄河迁建社区试行生活垃圾分类,原则上每个乡镇(街道)纳入试点的人口数不低于5000人;在城区选择1至2个条件较好的小区试行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到2020年底,该县50%的村庄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县范围内的公共机构、相关企业、具备条件的小区全面实施生活垃圾分类,使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居民垃圾分类知晓率达到85%以上。到2021年底,实现该县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
“目前,大部分乡镇处于动员宣传阶段。”仪宪英告诉记者,为了更好地处理湿垃圾,该镇投入2000万元专项资金,17个乡镇各投入了一台有机垃圾微生物处理设备,7月20日前将全部投入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