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定陶区以建立健全社区志愿服务体系为抓手,采取三项工作措施,抓实活动开展质量,初步形成了党建引领带动、专业保障支撑、活动丰富多彩、社会广泛参与的志愿服务格局。
1、深化“双报到”工作,推进党员志愿服务常态长效。
专门召开“双报到”工作培训会,发挥部门优势和党员特长,指导做实“三张清单”,91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分别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到报到社区主动认领或组织开展志愿服务项目164个,结合主题党日和文明城市创建,每月到社区开展活动1—2次,每年每单位为社区办实事不少于2件。区委将“双报到”工作纳入基层党建考核重要内容,区委组织部、区委区直机关工委“四不两直”到社区、小区暗访,不定期通报“双报到”工作开展情况,形成了党员干部常态化下沉社区开展志愿服务的良好局面。
区残联到郜庄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滨河街道姚庄社区“双报到”单位联席会
2、引进培育社会组织,促进为民服务精准专业精细。
成立加强社区专业性社会组织引进和培育工作专班,选定天中街道东城社区、滨河街道姚庄社区开展试点。自工作开展2个月以来,东城、姚庄社区分别完成6家、5家社会组织引进,公益慈善、纠纷调解、邻里互助、心理疏导、移风易俗等社会组织入驻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立了社会组织工作平台和活动阵地,制定完善了工作章程、制度,为居民享受更加精准化、专业性、精细化的社会服务创造了条件。
姚庄社区入驻6家社会组织
姚庄社区电商服务中心举办培训班
3、建立积分兑换制度,激发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热情活力。
创新开发“爱心银行”微信小程序,对热心社区事务、参与网格治理、投身志愿服务的爱心居民累计积分,用积分兑换精神或物质奖励。这一举措,改变了志愿者单向付出服务的状况,将志愿服务受益人群延伸至志愿者本人,激励带动更多居民加入到志愿服务活动中,让爱心得到双向“循环”。短短1个月,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参与群众人数增长近30%,“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成为社区新风尚。
姚庄社区“一创四换”志愿服务积分兑换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