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历史悠久,民风淳朴,孝老爱亲的典范更是层出不穷。为进一步弘扬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在全社会掀起关爱家人、奉献社会的良好风尚,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民政局于2018年开展了菏泽市首届“孝贤之星”评选活动,评选出了百名“孝贤之星”。三年的时光倏忽而过,至今他们的事迹仍然在感染我们、激励我们前行。2020年,第二届“孝贤之星”评选如约而至,社会各界踊跃参与,各县区和市直有关单位积极推荐,经评委评定、审核评议和媒体公示,我们又推选出了百名“孝贤之星”。
这些“孝贤之星”是全市孝亲敬老的杰出代表,他们以真挚感人的事迹,传承着我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诠释着孝道思想的时代内涵,他们身上所体现出的真挚、善良、感恩、奉献的品质,是新时代菏泽精神的最直接体现,他们是全社会学习的榜样!
虽然他们来自不同的岗位,有着不同的经历和故事,但是他们有一个相同的主题——那就是敬老孝亲,仁爱礼善。走近他们,你就会发现他们就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是充满着令人鼓舞、催人向上力量的普通人。
牡丹区
孝贤之星——李二锦
李二锦,女,1963年生,都司镇周楼行政村村民。李二锦的婆婆周纪氏,今年99岁了,三年前,不慎摔断了骨盆,李二锦央求着医生给婆婆换骨头,希望婆婆能高质量的度过晚年,可是医生说,婆婆年纪太大了,这样的手术不能做,只能保守治疗。于是,就有了李二锦三年如一日的精心照料。
婆婆年纪大了,头脑不是很清楚了,连自己的儿子都记不得了,但是她知道儿媳李二锦,是儿媳每天不怕脏不怕累的伺候着她。婆婆大小便控制不住,于是李二锦做了很多棉垫子铺在婆婆身子下,尿湿了或者拉上粪便了,她就撤下了用手洗干净晾干然后为婆婆换上新的,不久,婆婆用尿不湿得的湿疹就好了。
婆婆精神好的时候她就鼓励婆婆自己吃饭,精神不是很好的时候就一口口的喂婆婆。李二锦膝盖不好,需要做手术,可是手术推迟了一年多了也没有做,她说,做了手术谁来照看婆婆。
李二锦的儿媳在村里打工,工作也很忙,李二锦就帮忙照看上小学的孙子孙女,做饭,接送上下学。眼看着李二锦的所作所为,儿媳工作休息之余,会主动的帮忙照看奶奶。
李二锦闲聊时说等以后她老了不能动了,就让儿子让医生给打个幸福针,她管安乐死叫幸福针。儿媳没等李二锦说完就打断了婆婆的话,“娘,不管您以后怎样,我们都会像您照顾奶奶那样尽心尽力的照顾您。”
孝贤之星——李彦峰
李彦峰,男,1975年生,任职于菏泽市匠工木雕文化有限公司。翻开李彦峰的人生履历孝敬老人是他人生靓丽名片。
2014年9月,父亲突发脑溢血,在市立医院治疗了2个多月,然而仍没有完全康复。他把父母接到城里自己家里,夫妻两人精心伺候。2016年10月,父亲又发生大面积脑梗塞,他带父亲去省城齐鲁医院医治。在济南治疗的两个多月里,他一直陪伴在父亲身边。经过治疗父亲的病情算是稳住了,但是已完全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李彦峰接着又带父亲到北京301医院医治,结果还是回天乏力。
7年来,他和爱人悉心照顾瘫痪卧床的父亲。逢周六周天必定带着媳妇和两个儿子回家看望父母。每次来到父亲身边,李彦峰都会兑上一盆温水,用毛巾给父亲擦洗全身,并换洗尿布。
李彦峰爱人的娘家姊妹较多。他告诉妻子,在孝敬爸妈上要起模范作用。他给岳父岳母装了空调,买了冰箱、洗衣机、电动三轮车,经常催促爱人给老人买衣服、送去吃的和用的。
黄堽镇贾庄村是他帮扶的村庄。这个村里有两位让他心头始终放不下的老人。一个是70多岁的单身老人苏桂兰,领着严重智障的大儿,因患脑溢血身体瘫痪的二儿和一个傻孙生活;另一个是年近80岁的鳏寡老人司志银。李彦峰逢年过节必为他们两家送去米面油和钱款,在夏收秋种的农忙时节还前去看望,丢下千儿八百元的,让他们使用机械收割播种。
人生处处皆有孝,爱老敬老心里安。这是李彦锋的人生信条和真是写照。
孝贤之星——马爱玲
马爱玲,女,1963年生,都司镇西马垓行政村村民。马爱玲是一个爱干净的回族妇女,庭院干净,人长的也干净。就这样一个看上去岁月静好的女人,却经历着生活的辛酸和坎坷。
自从嫁进丈夫家,马爱玲就包揽了所有的家务活和农活,无怨无悔的照顾着公婆,婆婆在世的那几年,逢人就夸儿媳妇孝顺,会疼人。
十五年前,公公突发脑梗中风成了偏瘫,卧床不起。在最初的几年里,公公脾气很不好,不配合治疗。为了让公公能够想开点,她每天将公公抬到轮椅上出去遛弯,给公公讲村里发生的新鲜事,给他解闷;怕公公在床上长褥疮,她就每天给公公按摩,一按就是一两个小时,最后手酸的都提不起来,可是马爱玲从无怨言。冬天扶公公晒太阳,夏天扶公公到大树下乘凉...生活琐碎,周而复始。
马爱玲的丈夫生前做点小生意,一家人还算过得去,可是祸不单行,丈夫五年前因为一起车祸变成了植物人。短暂的悲痛之后,她毅然将照顾公公和丈夫的重担挑在了自己的肩膀上。然而,丈夫还是在一年之后撒手而去。
后来,儿子结了婚,儿媳妇看到婆婆对爷爷的照顾,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每天下班回到家就跟婆婆说,“妈,您歇会,让我来照顾爷爷。”现在马爱玲的孙子都会学着照顾老爷爷了。马爱玲常说:“我就是他女儿,照顾他是应该的。”
村里的人提起马爱玲就竖大拇指,说,“这不但是个好媳妇,还是好婆婆”。村里的年轻媳妇都得向她学习。
孝贤之星——穆蕊
穆蕊,女,1983年生,任职于菏泽农村商业银行。穆蕊跟其父母在一起生活,两位老人的身体都不太好,特别是她的母亲,更加的体弱多病。2010年的冬天,母亲突发心脏病晕倒,抢救过程中发现有三个大血管被堵了,急需手术,当时刚刚生产完宝宝4个月的穆蕊,已经不顾的正在母乳喂养的宝宝,连夜和父亲跟车去了北京阜外医院。出院后母亲的身体越来越差,隔三岔五的就要跟医院打交道,穆蕊不得不时刻注意她的保暖、室内空气通风、洗脚按摩、按时吃药、按时休息。
年近70的母亲,还有其96岁的奶奶和94岁的爷爷都需要照顾,爷爷直肠癌术后衣食起居都要人来照顾,6年来一直是穆蕊家跟大伯家轮流照顾,穆蕊母亲一直说:照顾父母是我的责任和义务。母亲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也被牡丹区妇女联合会评为“好婆婆”“好儿媳”。
几年来,穆蕊母亲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在感染着她。2018年的夏天,母亲再次被接到了市立医院,但是家里还有爷爷奶奶需要照顾,穆蕊只能两边跑。2019年的冬天,96岁的奶奶在老家突发心率低被送到市立医院,在接受了心脏起搏器手术后,最终还是没能留住年迈的奶奶。
穆蕊深知父母恩,行孝不辞劳,她会继续用她的自身行动,演绎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孝贤之星——孙景连
孙景连,女,1951年生,高庄镇付庄村村民。2003年的时候,孙景连
丈夫的弟弟患了脑血栓,生活不能自理,照顾弟弟的责任就落在了她丈夫的身上,为了生计,夫妻俩在农忙之余就做豆腐来维持家用,后来为了悉心照顾弟弟,丈夫挣钱,她一个人扛起了照顾弟弟的重任,寒暑易往,周而复始,直到弟弟离世,整整坚持了16年。
那时候,每天早上,她总是把洗干净的衣服放到弟弟的床头,洗脸的温水端到他的身边,之后把做好的饭菜饭菜端到桌前,由于弟弟行动不便,她便找人定做了一把椅子给他坐,防止他摔倒。在冬天的时候,又会提前给弟弟缝制厚厚的衣服,夏天的时候,他还给弟弟安了蚊帐和风扇,防止蚊虫叮咬。生病的弟弟很容易急躁,于是她便买了一部收音机给他解闷。给弟弟理发不方便,都是让理发店的人员上门来理发,时间一长她就自己学会了理发。然而祸不单行,在2014年,她的丈夫又不幸病倒了,和他的弟弟是患了同样的病症。孙景连的生活一度陷入了悲痛之中。她在照顾丈夫的同时,还得料理弟弟。更不幸的是在2016年,她的儿媳妇又身患重病,一家三个孩子不大不小,还有三个病人。
再苦再累,她依旧没有退缩,她再一次扛起了家里所有的重担。这些年,她以坚强的毅力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把所有的爱给了亲人,把汗水和劳累留给了自己。
孝贤之星——赵传会
赵传会,男,1985年生,党员,一名年轻的80后社区支部书记。赵传会
的身上有着年轻人特有的朝气和干事的冲劲儿。同时,他又时刻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处处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所以,别看他年纪轻,但是在社区里威望却不轻。
赵传会是一个崇尚孝道的人,在村里他闭着眼都能找到去往每户困难老人家的路。
社区赵大娘,儿子去世后,心里难过,不善表达,整日因小事和儿媳、周围邻居发生争吵。那段时间,赵传会天天去赵大娘家,调解关系,安慰大娘,一点一点陪赵大娘走出来。现在婆媳关系好像亲生母女一样。后来儿媳改嫁也常来看望赵大娘。同时,赵大娘生活上碰到问题,电路坏了,需要浇地了,也都是赵传会帮忙处理。赵大娘一个电话,赵传会就赶到赵大娘家。“会子现在就和我自己的儿子一样,可孝顺了!有问题找他,我放心!”
赵传会帮助贫困群众彭大娘就业。丈夫去世,女儿外嫁,彭大娘自己一人居住,赵传会隔几天就去看望彭大娘。他还主动联系扶贫车间,帮助彭大娘就业。“我现在在家门上班,每天领着工资,日子越过越好,这都是多亏了会子呀!”
像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他的身影还经常出现在社区敬老院里。在他的带领下,整个社区都在定期不定期举办多种形式的孝老爱老敬老活动,让孝老爱老蔚然成风,使更多的老人感受到党和社会家庭的温暖。
孝贤之星——赵俊金
赵俊金,女,1978年生,小留镇楚庄村村民。赵俊金家共有五位家庭成员,婆婆刘树兰,今年79岁,因年纪大丧失劳动能力;丈夫楚福强,1980年生人,2013年因车祸导致头部受伤,落下后遗症,常年吃药,丧失语言能力和劳动能力;赵俊金家中还有两个小孩,今年分别17岁和11岁,大孩在小留镇中学读初三,小孩在小留镇方圆学校读六年级。一家五口人老的老,小的小,病的病,全靠赵俊金一人操持里外,一个从来没有读过书的农村妇女,就这样支撑起了整个家庭。
多年来,赵俊金孝善爱亲,不离不弃。2013年,赵俊金的丈夫楚福强在黄堽镇邓庄村一个桥下被发现,遭遇车祸的他当时已奄奄一息,经过抢救,虽然保住了命,但是落下了严重的疾病。当时的赵俊金心里受到了严重打击,家里的顶梁柱倒下了,整个家庭有种天塌下来的感觉,她想过离开,娘家人也曾劝她离开这个破败了的家庭,因为看不到希望。但是有一天,年仅五岁的儿子当着她的面说:“有爸爸妈妈,有姐姐,这是一个完整的家”,当时的赵俊金看到儿子依偎在父亲怀里,想着过往的种种幸福,她决定留下来。漫长的7年时间过去了,她以一个农村妇女的朴素精神撑了下来。她照顾年迈的婆婆,病重的丈夫,年幼的孩子,操持家庭,无怨无悔,成为一家人的顶梁柱、主心骨,有了她,这个家就充满了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