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重要活动最新热词文明聚焦新闻资讯志愿服务文明创建道德模范讲文明树新风
道德建设文明播报未成年人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推荐视频推荐阅读公益广告乡村文明行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孝贤之星事迹展播
作者:  来源:菏泽市文明办

  菏泽历史悠久,民风淳朴,孝老爱亲的典范更是层出不穷。为进一步弘扬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在全社会掀起关爱家人、奉献社会的良好风尚,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民政局于2018年开展了菏泽市首届“孝贤之星”评选活动,评选出了百名“孝贤之星”。三年的时光倏忽而过,至今他们的事迹仍然在感染我们、激励我们前行。2020年,第二届“孝贤之星”评选如约而至,社会各界踊跃参与,各县区和市直有关单位积极推荐,经评委评定、审核评议和媒体公示,我们又推选出了百名“孝贤之星”。

  这些“孝贤之星”是全市孝亲敬老的杰出代表,他们以真挚感人的事迹,传承着我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诠释着孝道思想的时代内涵,他们身上所体现出的真挚、善良、感恩、奉献的品质,是新时代菏泽精神的最直接体现,他们是全社会学习的榜样!

  虽然他们来自不同的岗位,有着不同的经历和故事,但是他们有一个相同的主题——那就是敬老孝亲,仁爱礼善。走近他们,你就会发现他们就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是充满着令人鼓舞、催人向上力量的普通人。

郓城县

孝贤之星——曹秀金

  曹秀金,女,1950年生,郓城县程屯镇牛那里村村民。“糖不能吃多,今天就吃这一小块吧……”在郓城县程屯镇牛那里村,71岁老人曹秀金像照顾孩子一样照顾着98岁的姑父钱永杨。

  “老钱大爷这辈子有这样一个好闺女,也是享福喽”“她把老人照顾得好着呢,看老人家那精神状态就知道了”……谈起曹秀金,邻里村民纷纷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她有孝心。

  从小寄养 姑姑姑父待她如亲生

  时间回到70多年前。曹秀金家里有兄弟姐妹4人,而姑姑曹绪英家唯一的儿子意外身亡,父母商量后决定把当时只有3岁的曹秀金送过去养,从此她便一直跟着姑姑姑父长大成人。“他们待我就跟亲闺女一样,啥活儿都不舍得让干,啥好吃的都紧着我,一直都是捧在手心里的……”回忆起幼年时的情形,曹秀金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

  结婚后曹秀金跟着丈夫去了东北,多年打拼后在东北有了稳定的生活,但姑姑、姑父一直是她心中的牵挂:“在东北那些年,经常写信回来,过年过节回乡探亲时也会给他们留些钱,但是眼看着他们年龄越来越大,身边没人怎么行呢”。曹秀金和丈夫最终选择了回乡侍奉两位老人。

  真情“反哺” 用爱撑起一大家

  姑姑家住的北钱村,距离曹秀金所在的牛那里村有6里地,多年来曹秀金一直是两边跑,一边照顾年迈的姑姑姑父,一边伺候患病的公婆,还顺带着拉扯两个年幼的孙子……那些年,是曹秀金最为忙碌和辛苦的年头,但她从没有抱怨过,她觉得这都是应尽的本分。

  时光匆匆流逝,多年后姑姑和公婆先后离世,丈夫牛朝利也在2009年因病去世,孙子们长大都外出上学了,曹秀金便将姑父接到自己家里照顾。“以前那么难的时候都挺过来了,现在就需要照顾他一个了,更要伺候好” 曹秀金暗下决心。

  用心对待 照顾好每一个细节

  钱永杨年轻时候干过会计,写写算算的不在话下,但家务和农活从不操心,生活上还有些“挑剔”。

  为保证姑父的营养均衡,曹秀金在饮食上没少费工夫。3至4个鸡蛋是每天必不可少的,但姑父从不吃煮鸡蛋,曹秀金便做煎鸡蛋、炒鸡蛋或者各式鸡蛋汤;姑父爱吃肉,怕不易消化,曹秀金就先把肉炖得烂烂的,再搭配各种蔬菜炒;姑父肠胃一直不好,不能吃凉食,曹秀金一日三餐顿顿做汤,米粥、牛奶、各种咸汤交替着做,连平时吃的的蛋糕、苹果、香蕉等零食和水果都要在锅里热一下再拿给他吃;姑父爱吃饺子,曹秀金就隔三差五包饺子,每次姑父都能吃上一大碗。

  曹秀金对姑父无微不至的照顾可见于生活中的每一个小细节。老人大小便失禁时有发生,她能到及时擦拭换洗,所以基本每天她都要洗两三大盆脏衣服;为了方便姑父起夜,曹秀金给他屋里放上长明小夜灯;冬天冷了,睡觉前提前开好电热毯;夏天蚊子多,及时喷药、撑蚊帐;每天陪老人聊天解闷儿,疏导情绪……在曹秀金的精心照料下,这些年钱永杨很少生病,精神状态也一直不错,即便现在有些不记事了,也会逢人就说:“我老了,这些年多亏她了。”

  随着年龄增长,钱永杨腿脚行动上有些不听使唤,磕碰受伤的小事故不可避免,曹秀金在家里常备医用棉球、碘伏消毒液等,以便随时在家处理小伤口。“白天能一直看着他,到了晚上睡觉就得机灵些,一听有动静,我就马上过去看看,就怕他摔倒。”每天夜里曹秀金总要醒来几次去看姑父是否平安入睡,这些年她自己基本没睡过一个整觉……

  孝德立身 播下爱与感恩的种子

  如今,在程屯镇北钱村和牛那里村,曹秀金成了“好闺女”“好媳妇”的代名词,村民们都对她赞不绝口,牛那里村委委员曹福灵说:“曹秀金老人用她的实际行动,教会我们要做一个孝敬老人、懂得感恩的人。”她的孝行感染到身边人,也直接影响了孩子的人生观。“平时俺姊妹几个都在外打工,过年过节回来后都抢着干活,帮着照顾姥爷,现在连我们的孩子都知道,家里最好吃的,要先给老姥爷送去……”曹秀金的儿子牛小现说。

  “姑父把我养大不容易,现在照顾他是我应当做的,俺俩现在不愁吃穿,领的养老钱够基本生活的,这都要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 曹秀金心中充满了感恩和知足,也有信心让姑父安享晚年。

孝贤之星——晁春娟

  晁春娟,女,1969年生,中共党员,郓城县丁里长街道芦营村村民。晁春娟自从1993年嫁到芦营村后,对待自己的公婆像对待自己的亲生父母一样亲。结婚27年以来一直和公婆住在一起,尽心尽力的照顾公婆,同时还吃苦耐劳勤俭自强努力打工赚钱,帮家庭还清了以前的债务。不忙时每年带公婆一块出去旅游,带二老散心,让二老精神舒畅,自己不舍得吃不舍得穿,努力让二老生活的开心。近几年自己经营了一家中药店,每年,公婆有肩周炎和胃炎,她便经常定期给公婆服用健康产品,调理好了公公的老关节炎和多年的胃病,得到了村里邻居的一致好评。她不只是对自己家的老人孝敬,还每年重阳节自己去丁里长镇敬老院看望敬老院的孤寡老人,每次都给他们送去礼物,一直坚持了10多年,非常热衷于于公益事业,乐于助人,积极参与各类志愿者活动,现在芦营村村在她的带动和倡导下,更多的村民加入了这个孝敬老人、爱护老人的行动中来。

孝贤之星——李士岭

  李士岭,男,1959年生,郓城县李集镇李楼村村民 。李士岭今年64岁,家中三口人,妻子常年在外地看孩子,母亲李文平已是96岁高龄的老人,这样照顾老人的重任就落在李士岭一个人身上。10年前的一天,80多岁的老人突然晕倒在家,正在洗衣服的李士岭看到后十分害怕着急,他马上打电话给本村医生,同时向县医院要了救护车,老人被及时的接送到县医院。住院期间,李士岭部分白天黑夜,一刻不离守护在病床前,他既当闺女又当儿,给老人喂水喂饭,洗脸擦身,端屎端尿,无微不至。一个多月,老人病情渐渐好转,可是李士岭的身体消瘦了一圈,从那时起,老人身体开始变差,也是从那时起李士岭对老人的照顾更加上心更加贴心。

  百善孝为先,李士岭作为人子尽到了自己应该尽到的责任,李士岭不但在照顾老人方面得到了村民的认可,在其他方面也让大家一致称赞。

  2018年以前,我们村是下雨泥泞,晴天扬沙的土街道,2018年村两委新班子上任后,提出了想修村内道路的计划并付诸实施,由于资金不足,村委商议号召村贤志士解囊捐款,在这个情况下,李士岭提出了“大家的事情大家办,献爱心不分多少”的倡议,并带头捐款,在他的倡议下,资金缺口及时得到解决。

  李士岭孝敬老人,团结邻里,和睦乡里,忠厚善良,诚实无邪,在他的言传身教下,妻贤子孝,为后代树立了良好榜样,由于李士岭有口皆碑的表现,2020年被李楼村群众评为“孝贤之星”。

孝贤之星——林申社

  林申社,男,1957年生,中共党员。林申社出生在十分贫困的农村家庭,父亲抗美援朝期间得了重病去世,是母亲含辛茹苦把他拉扯成人。在党的关怀下学业有成并参加了工作,所以他满怀感恩之心,对社会,对家庭,对身边的人,充满了感激。可以说,从走上社会的那一天起,林申社就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秉承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礼敬乡邻的传统美德。几十年来,他把孝心摆在为人处世的第一位置。

  刚结婚不久,岳母就病逝,他就担负起了照顾岳父的责任,当时他母亲也年龄大了,还在老家种着地,他和妻子把母亲接来,主动承担起了两位老人的养老工作,而且几十年始终如一地照料着老人们的生活起居。同时积极把孝敬老人的理念给孩子们言传身教,用一言一行影响带动着子女们孝老爱亲。随着老人家年纪越来越大,老人家的性格也非常地固执,照顾起来就非常繁琐,他和妻子既从生活上体贴他们,更从心理上陪伴他们。经常开车带着他们到周边的旅游景点游玩散心,孩子们也开车带老人散心,既让老人欢度了晚年,也让孩子和老人培养了亲情,更让孝老家风得到了传承。后来他的岳父大小便失禁,林申社和妻子每天都下手伺候,给他擦身子,换衣服,老人每天都干净利落,身上也洁净舒爽。岳父去世时给很多人都说,虽然他也有儿子,但是他就愿意跟着女儿女婿生活,如果不是有好女儿好女婿的细心照顾,他不会活这么大岁数,老人到死没有遗憾,走的十分安详。他的母亲不愿意在楼房住。为此他把老家的旧房屋进行了翻修,把房屋样式和旧家具完全按照老人的习惯落实到每一个细节,目前母亲在老家由二弟照顾,住的特别开心舒畅。同时他每隔两三天就和妻子回家尽孝,全家人更是经常性的回家看看,陪老人聊天吃饭。目前他的儿子,儿媳妇都能在老人身边用心陪伴,尽心尽孝,两个儿媳妇给奶奶洗澡擦身子,梳头,洗脚是家里的常态。

  林申社把全体职工的家里事作为我的事,每年的重阳节,父亲节,母亲节,都和公司领导层给大家的父母过节,让他们聚餐,领礼品,感受到他们孩子在大福源工作的光荣。他把社会上的老人、困难群众、弱势群体当成家人对待,让这些不是家人的人胜似家人,让他们同样感觉到我们公司的温暖。除了一些重大节日外,大福源购物广场经常到全县的敬老院慰问,为农村老年人奉献爱心,大福源购物广场还救助失学儿童,帮助贫困群众。多年来,不但自己出钱出力,还动员公司集体以及其他同事举办孝贤活动,从身边小事做起,用孝贤活动带给社会满满的正能量。

孝贤之星——商红梅

  商红梅,女,1974年生,陈坡乡陈坡村村民。商红梅是村里公认的孝顺媳妇,她丈夫是个残疾人,哥哥远在美国工作,偶尔才回来一次。商红梅嫁过来就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公婆年事已高,又有一身病,多年以来从来没停过药,走路还经常摔跤,商红梅要照顾孩子,又要照顾老人,生活非常艰辛。婆婆是个大嗓门,暴脾气,有时说出来的话很不好听,红梅总是一笑置之,她说那是老人把自己当成最亲近的孩子了,才向自己发脾气,老人发出来火比闷在心里强。婆婆前年因脑溢血住院了,虽抢救及时,脱离了生命危险,但落下了偏瘫,不能行走了,这下可苦了商红梅。她每天起早贪黑,侍候老的,照顾小的,还要忙店里的。婆婆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婆婆久病缠身,卧床不起,婆婆心疼这个儿媳,几次找机会想结束自己的生命,都被商红梅及时发现了。从此商红梅再不敢离开婆婆半步,每天为婆婆做可口的饭菜,翻身擦洗身体,坐在床前耐心开导婆婆,陪婆婆聊聊家常,聊聊孩子们一些开心的事,婆婆听着儿媳的轻声细语,精神会好很多,情绪也稳定了,悉心照顾婆婆十多年后,婆婆因疾病严重还是走了。这时公公也已八十多岁,患上了老年痴呆症,自己的亲友一概不认识,出了大门就找不到自己的家。生活不能自理,吃饭还要哄,真是老转小。这一切,商红梅从来没有抱怨过,总是把公公当小孩一样哄着,细心耐心的照顾着。

孝贤之星——石自忠

  石自忠,男,1978年生,中共党员,双桥镇政府职工。“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石自忠用爱和行动诠释了何为孝,是尊老敬老的表率。

  石自忠的母亲常年身体羸弱多病, 自2005年到2012年间住了共计8次医院,心脏病已经严重到需要一次次在医院的全力抢救下得以暂时平安。老人这种情况随时都要有人在旁边照看,5个姐姐各有自身状况,抽出人手照看就相当于抽出劳动力,对于劳动力很重要的农民来说、这无疑是给这个饱经灾难的家庭雪上加霜,而作为单位职工也不可能经常性的请假在家。于是,石自忠

  常常是忙完单位忙家庭。给父母洗脸擦身、喂汤喂药、给老人洗澡换衣,让老人随时干净清爽。尽自己最大的耐心和爱心陪老人做复健,这样一晃就是十多年。

  石自忠母亲终因心梗于2012年患病去世,家中经济拮据,面对家中的凄惨光景,石自忠黯然泪下,父亲因母亲的离去憔悴不堪、卧床不起,父亲多年的脑供血不足,常常伴随老年性痴呆。于是,让父亲和自己住在同一处院落,这样可以照看父亲,他常常说:“这样踏实。

  ”2019年9月老人摔倒导致骨折,无法自理至今,老人吃喝拉撒他均是在床头照料,邻居亲戚都交口称赞。人的一生中,有好多东西错过了就永远找不回了。回报父母的恩情,照顾儿女的亲情,接济亲戚的深情,帮扶邻里的人情……珍惜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石自忠怀着一颗孝顺、体贴、关爱之心,践行着该尽的义务,坚守着传统的美德,多行善事,赢得赞同。

孝贤之星——孙学合

  孙学合,男,1958年生,中共党员,郓城县黄泥冈镇孙庄行政村党支部书记。2000年春,孙学合母亲不幸患了中风造成偏瘫,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需要日夜陪伴。白天,学合忙于村内工作事务母亲有妻子照顾,晚上则有学合负责,一夜起床3、5次是常事,多时一夜起床10多次。生活调理,一日三餐从不重样。在其母患病的6年间,老人从没有得过褥疮,体重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增加了不少。

  2019年春,命运再一次考验这个孝子,他86岁的岳父也患中风瘫痪在床,妻子因照顾孙子上学常年住在城里,只有星期天才能回家尽孝,日常生活和护理就落在学合身上。为了方便照顾好老人,他花费5000余元购买了高级折叠升降病床,在他卧室专门兼并开一间供老人居住。每天早晨起床后,他先用温水为岳父擦洗身体,再将被褥拿到室外晾晒杀菌,防止产生异味和螨虫,让老人睡得舒服。吃饭时,怕卡着、噎着,他定时定量地将稀饭、蛋羹、奶粉等营养有容易消化的食物,一勺一勺喂到老人嘴里。现在,其岳父每天早晚都要吃药,因长时间吃药老人产生了抵触情绪,每次喂药学合都会绞尽脑汁,动心思,想办法,如先把药片碾碎,再剥支香蕉,先吃口香蕉,在等待吃下口时转身粘点药面,这样几口香蕉下来药就吃下去了。天气晴朗适宜外出时,孙学合会推着老人在街上转转,晒晒太阳,呼吸呼吸新鲜空气,一点一滴,无微不至,关爱有加。在他的精心照顾下,老人衣着整洁,满面红光,精神饱满,完全不像一个病体之人。

  在爱老孝亲这件事上,孙学合真是做到了尽心尽力、无微不至,完美演绎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起到了一名退伍军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村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在学合的感召下,孙庄村孝老爱亲蔚然成风,形成人人想孝老,户户比敬亲的良好风尚。村风民风蒸蒸日上。今年4月,在一村一孝贤评选活动中,孙学合被评为黄泥冈镇孝贤之星。6月3日《菏泽日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推动“四德”工程建设栏目,以“植孝于心 践孝于行”为题报道了孙学合的事迹。

  孝贤之星——王彩霞

  王彩霞,女,1966年生,中共党员,张营街道张官屯村村委委员。王彩霞自觉履行赡养义务,对公婆无微不至的照顾,比亲闺女还亲。婆婆脑萎缩15年生活不能自理,王彩霞就承担起婆婆的衣食住行,洗衣、做饭、洗头、洗澡从没有怠慢过,在最后5年里吃喝拉撒都不能控制,每天都要给婆婆擦身子,洗带屎尿的裤子,她从没有怨言,直到婆婆去世。公公有一次拉伤了脚,王彩霞带公公去医院包扎,把公公背到车上,到了医院又把公公背到门诊。细心照顾,平时在家里给公公洗头、理发、剪指甲等生活起居。现在公公已经81岁了,逢人就夸俺命好摊了个好儿媳妇,给俺闺女似的。精神上逗公公开心,从来没有抱怨过,她不仅孝敬自己的公婆还长期义务赡养社会老人,用无私的爱心温暖他们,邻居是一个独居老人,她经常去看望,有好吃的都分给他们一份。积极参加社会敬老爱老公益活动,热心捐助他们或者投资老年福利事业得到村民的一致好评。

孝贤之星——徐龙华

  徐龙华,男,1958年生,中共党员,郓城县郓州街道东城社区党委副书记。徐龙华自参加工作以来,工作积极,勇于担当,政治觉悟高,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带领干部群众圆满完成了本辖区棚户区改造工作。

  在孝敬老人方面,更是尊老、养老、敬老、爱老的榜样,父母都是87岁的高龄老人,十几年来精心照顾老人,每天工作下班后,为父母做饭、洗衣服、谈心,作为家中长子,处处为老人着想,践行了中华儿女的高尚品德,孝道常在坚持,常言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徐龙华的母亲多年来腿疼病厉害,他经常用轮椅车拉着老人到宋金河边观景,使老人心情非常愉快。

  在社区老年活动中心,他经常组织老年人做些健身活动,大力宣传敬老、养老、爱老的重要性,他常领有关人员,定期到每个老人房间检查卫生,慰问老年人有什么需求,他还经常到老年人食堂检查生活的怎么样,安排厨师精心做好每一道菜。

  他的模范行动,得到了大家的高度赞扬。

孝贤之星——杨桂莲

  杨桂莲,女,1972年生,郓城县黄集镇季垓村村民。近几年,杨桂莲丈夫常年在济南打工,儿子在外地求学,自己与上小学的女儿和90多岁的公公一起生活。公公年老体弱,常年卧床不起。在伺候老人吃喝拉撒的同时,为了防止老人肌肉萎缩,她经常给公公翻身、按摩,背起老人坐轮椅活动。冬天,做到常换被褥,夏天经常给老人洗澡,受到村民称赞。有一次她给公公洗澡的时候被邻居发现,拍了段视频发到了快手上,引起众多网民关注,一天时间点击播放量超过10万。

  她喜欢读书,是镇文化站图书室和村农家书屋常客。为了不让公公寂寞,老人看电视累了,她就读书给老人听,仅去年一年时间就读完了《水浒传》等中国四大名著。听她读书,也是公公最高兴的时候。老人家精神好转,见人就说:“要不是儿媳妇伺候的好,俺早走好几年啦”。

  杨桂莲热心村里公益事业。2016年春天,她被村里选为不拿工资的文艺队长,自掏腰包让丈夫在济南买了拉杆音箱送来,让大家使用。她白天在电脑上学会跳广场舞,晚上就教给大家。村民学习热情很高,有的找到家里来学,她放下手里家务活就教给大家。通过她悉心指导和组织大家认真学习表演。队员们艺术水平不断提高,村里秧歌广场舞队多次参加镇里举办的秧歌广场舞展演比赛都取得好成绩。目前,在杨桂莲带领下,全村秧歌广场舞队员已发展到100多人。

  杨桂莲指导女儿和自己一起读书,阅读国家文化、教育部门推荐的图书。让孩子养成了阅读课外书的习惯,接受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女儿受母亲影响,完成作业后就喜欢阅读课外书。在镇文化站举办的“传承红色基因 争做时代新人”演讲比赛活动中,被评为2018年全镇演讲比赛优秀选手。2019年杨桂莲家庭被评为“菏泽市书香之家”。

孝贤之星——张吉尊

  张吉尊,男,1958年生,郓城县郭屯镇娘娘庙张庄村村民。张吉尊是红白理事会成员,尊老爱幼,孝亲敬老的楷模,为村里树立了榜样,使他的行动和表现感动了周围和所有的人。

  张吉尊兄妹四人,他为老大,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父亲去世多年,母亲已八十八岁高龄,因有病无法行走。平日里无论自己有多忙都是到老人身旁,抽出时间照料母亲的生活起居,吃饭一口一口的喂,帮助母亲穿衣洗脚更为他日常生活的常事。同时,他更是老人的精神支柱,经常与老人交流谈心,待到晚上老人睡了自己再睡,每天都是如此。老人想吃什么,张吉尊总是想办法买到并做好给老人吃。老母亲有什么愿望他也总是想办法做到,宽慰老母亲。

  张吉尊深知父母恩,行孝不辞劳,用平凡的事迹,演绎着中华民族的美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中国传统美德。

孝贤之星——张璐

  张璐,女,1989年生,郓城剪纸艺术传承研究院院长。张璐母亲在2015年12月查出淋巴癌晚期,癌细胞已扩散,无法进行手术,爸爸是农民,弟弟在西藏当兵。张璐

  便独自担起了家庭负担,母亲在济南齐鲁医院连续半年的化疗放疗都是她

  一人衣不解带的伺候。母亲淋巴遍布全身,当时已经扩散的骨髓了,下不了床,她

  一个人喂饭做按摩,擦死擦尿擦身子,四个月之后,医院下病危通知书,不让再次入院了。当时是化疗一周、休息一周。回到家,又在县医院住了二十天,直到母亲去世。张璐

  当时没敢告诉弟弟,母亲去世之后,古言祸不单行,父亲又出车祸,她又在医院照顾父亲二十多天。现在代替母亲照顾姥娘姥爷,每次去绝不空手,每星期都要去姥爷姥娘家组织一个家庭聚餐。弟弟结婚是大问题,因为母亲临终是一句话,帮衬着弟弟,减轻父亲的压力,弟弟结婚的婚房是张璐

  给准备的。张璐现在至今单身一人,就是为了把家里的所有都安顿好,让家里的老人都安心。

孝贤之星——郑凤艳

  郑凤艳,女,1976年生,任职于郓城县审计局。郑凤艳参加工作20多年来,在单位不但是一名好员工,而且在婆婆和邻居眼里更是一位孝顺的好儿媳。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而她却照顾瘫痪在床的婆婆十几年毫无怨言。2002年,她的婆婆因为脑出血被紧急送进了医院,通过医生全力抢救终于挽回了生命,但遗憾的是一直处于昏迷状态。为此,照顾婆婆的担子就落在了她的身上,每天单位医院两边跑。在她的悉心呵护下婆婆在昏迷一周后终于醒了过来,但生活已不能自理。因为丈夫工作经常值夜班,白天需要休息,出院后,她主动承担起了照顾婆婆的担子。尽管白天工作也很疲惫,但只要一下班便会着急赶回家中,一日三餐给婆婆变着花样做些可口的饭菜,帮婆婆洗澡、按摩、理发、换洗衣服,周末用轮椅推着老人到外面散心。

  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原来削瘦的婆婆逐渐变得面色红润,精神矍铄。每每遇见人,婆婆总是笑容满面地对她进行一番夸奖:“要不是有我这个好儿媳,我可能早就不在人世了”。同事们见此有时也会问她,是什么能让她坚持照顾瘫痪的婆婆这么多年,她总是说:“婆婆也是我的妈呀!我照顾她是应该的”。

  在充满艰辛的几千个日日夜夜里,她能自始至终乐观的侍候婆婆,她这份善良的坚持就是对孝道的最好诠释!

责任编辑:黄亚敏
主题活动
主办单位:菏泽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承办单位:大众报业集团大众网菏泽站
ICP备案编号:鲁ICP备鲁ICP备1101247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