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重要活动最新热词文明聚焦新闻资讯志愿服务文明创建道德模范讲文明树新风
道德建设文明播报未成年人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推荐视频推荐阅读公益广告乡村文明行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孝贤之星事迹展播
作者:  来源:菏泽市文明办

  菏泽历史悠久,民风淳朴,孝老爱亲的典范更是层出不穷。为进一步弘扬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在全社会掀起关爱家人、奉献社会的良好风尚,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民政局于2018年开展了菏泽市首届“孝贤之星”评选活动,评选出了百名“孝贤之星”。三年的时光倏忽而过,至今他们的事迹仍然在感染我们、激励我们前行。2020年,第二届“孝贤之星”评选如约而至,社会各界踊跃参与,各县区和市直有关单位积极推荐,经评委评定、审核评议和媒体公示,我们又推选出了百名“孝贤之星”。

  这些“孝贤之星”是全市孝亲敬老的杰出代表,他们以真挚感人的事迹,传承着我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诠释着孝道思想的时代内涵,他们身上所体现出的真挚、善良、感恩、奉献的品质,是新时代菏泽精神的最直接体现,他们是全社会学习的榜样!

  虽然他们来自不同的岗位,有着不同的经历和故事,但是他们有一个相同的主题——那就是敬老孝亲,仁爱礼善。走近他们,你就会发现他们就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是充满着令人鼓舞、催人向上力量的普通人。

鄄城县

孝贤之星——曹凤娟

  曹凤娟,女,1964年生,中共党员,家住白草行政村白草村。在鄄城县富春镇白草行政村,说起曹凤娟,不少人都会竖起大拇指。她用瘦弱的肩膀,挑起家庭的重担,照顾患病的公公二十多年不离不弃,用孝道书写着人间大爱。

  1986年曹凤娟嫁到了白草行政村,之前她就知道婆婆已经去世,丈夫家中除了公公,还有两个未成年的妹妹,一个12岁,一个只有8岁。

  1998年,一场不幸毫无征兆地降临到曹凤娟的家中,一向身体健康的公公突发脑瘀血,被送进了医院。经过抢救,公公虽然保住了性命,却留下了严重的脑淤血后遗症。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因为公公的一场疾病,更是雪上加霜,公公刚一出院回家,曹凤娟的丈夫就外出打工了,照顾公公的重担就落在了曹凤娟一个人的身上。身为儿媳,虽说照顾公公有诸多不便,但曹凤娟从来都没介意过。

  公公因为后遗症,不仅生活不能自理,意识也变得模糊,总是会无缘无故发脾气,甚至还会骂曹凤娟。每次曹凤娟都是和颜悦色,像哄小孩子一般,将公公哄笑。

  出院时医生嘱咐曹凤娟,像公公的这般情况一定要加强锻炼,不然会落得“卧床不起”。从此,白草行政村便多了一道曹凤娟搀着公公一点一点挪步的风景。每逢有村民路过,都会不由得感叹:“就算是亲闺女也不过如此吧!”

  人们常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是,曹凤娟照顾公公却始终如一。为了照顾公公,她很少出门,甚至很少回自己的娘家。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在流逝的岁月里,曹凤娟尽心尽力照顾公公、养育大了自己的两个儿子。

  因为得到了很好的照顾,曹凤娟的公公看上去根本不像是一个患病22年的老人。曹凤娟将家中最好的一间房让给公公居住,每天都收拾得干干净净,屋内没有一丝异味。曹凤娟告诉记者,公公是个非常爱干净的人,虽然现在犯糊涂了,但是,每天都会要求曹凤娟给他梳头、刮胡子,穿得干干净净再出门。

孝贤之星——崔燕慧

  崔燕慧,女,1966年生,鄄城县什集镇沙沃村龙凤福床垫厂总经理。崔燕慧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更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一个平凡的农家媳妇,她是一个上孝敬公公婆婆,下相夫教子的好媳妇,多年以来,她一如既往,无微不至,从不言弃,无怨无悔,她的孝心感染着周边群众,她的事迹传遍周边村。

  婆婆孙桂英偏瘫多年,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多少年来如一日,崔燕慧精心照顾和伺候婆婆,给婆婆做饭、梳理头发、洗衣、洗澡、倒便盆等等。在家里,她总是一口一声“妈”,亲热地叫着老人。老人心情不好发点小脾气的时候,崔燕慧就把委屈往自己肚子里面咽,暗暗劝告自己,自己也会有老的一天。

  因为婆婆身体不好,在饮食上就特别挑剔,有很多禁忌。崔燕慧从来不嫌麻烦,专门做既有营养又适合病人的饭菜,婆婆的口味在家里排在第一位,婆婆心情不好就陪婆婆聊聊天,疏导老人。

  走进老人的房间,屋子被收拾的干干净净,老人身上穿得整整齐齐。夏天,崔燕慧每天给老人洗澡,洗衣服;冬天给老人床上铺得厚厚实实的,睡觉前给老人被窝里放上热水捂。她从不怕老人脏,不闲老人烦,耐心细致地照料着老人。

  虽然老人卧病在床上,但仍然精神矍铄,容光焕发。左邻右舍都说如果没有崔燕慧的孝敬之心,孙桂英活不到今天,这个家也就不像个家。要尽孝心并不难,难的是数年如一日的孝敬。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崔燕慧孝顺自己的婆婆传为美谈,对待别的孤寡老人更是尽心尽力。她总说,我们都有老的那一天,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这些孤寡老人。2015年重阳节为什集敬老院26位孤寡老人每人捐赠一件棉大衣,2016年重阳节为敬老院老人每人捐赠一身棉衣棉裤,2017年至2019年,每年都到凤凰敬老院看望老人,带去水果、米、面、油等生活物品,并陪着老人说话聊天,逗老人们开心。

  孝在坚持中凸显厚重。雷锋同志曾说: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崔燕慧用数十年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她的孝道,印证了她的孝心,展现了一个农村妇女尊老爱幼、淳朴真诚的博大情怀,塑造了一个农村媳妇的博爱、仁慈、善良的光辉形象。

孝贤之星——刘新

  刘新,女,1972年生,任职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鄄城县供电公司调控分中心。刘新,在工作中她爱岗敬业,任劳任怨,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在生活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这为儿女的高贵品质,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绎着点点滴滴的亲情故事。

  百善孝为先,尽孝是善心的体现、爱心的写照;尽孝是至高的道德、是做人的规范。孝道贵在心中孝,贵在持之以恒。与丈夫相敬相爱,对孩子精心教育尽责尽力;与妯娌、兄弟姐妹和亲朋好友团结友爱,和睦相处。自古婆媳关系都是最难相处的,作为儿媳,一直对婆婆无微不至和任劳任怨的照顾,将家庭关系处理的非常和睦。2015年一向身体硬朗的母亲,被一场突如其来的脑梗夺取了健康,终日卧床,所有一切不能自理,就连最基本的语言交流能力都做不到,照顾老人被提上日程。刘新主要担当起护理母亲的重担,在照顾好母亲的同时,又不能耽误工作,平时轻松的生活变得紧张又忙碌。由于脑梗引起的吞咽困难,各类食物需通过粉碎机研磨,一顿饭下来需要一个多小时,但是每次看到母亲能多吃些,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开心。为防止背部结疮,每天要给其母翻身多次。因为母亲喜欢听戏,她就跟着电脑视频学唱戏,为了让母亲开心的度过每一天。就这样日积月累,落下严重的椎间盘突出,每年要发病几次,在犯病期间,她都是针灸完,忍着疼痛,腰部带着固定腰带,从未耽误,重复每天照顾家的重任。

  刘新的事迹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全是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她用女性特有的智慧和善良营造了一个崇尚文明,积极进取,和睦友善,用自己的爱心与奉献诠释了“孝道”的朴实无华和厚重深情,她是当之无愧的电力孝星。

孝贤之星——马海燕

  马海燕,女,1968年生,古泉街道崇兴社区居民。马海燕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一个平凡的农家媳妇,她是一个上孝敬公公婆婆,下相夫教子的好媳妇,多年以来,她一如既往,无微不至,从不言弃,无怨无悔,她的孝心感染着周边群众,她的事迹传遍周边村。她就像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在炎炎的夏日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为每一个路过树下的人默默送去一片又一片绿荫,没有表白,不求回报。

  马海燕和丈夫相敬相爱,和婆婆相处融洽,和邻里关系和睦,一家人过着幸福平静的生活。2014年公公突发脑萎缩、脑中风,紧急住进了医院,平静和谐的生活一下子打乱了,她拿出家里所有积蓄,为公公治病。经过抢救,公公虽然保住了性命,却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六年来一直卧病在床。人们常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是,马海燕照顾公公却始终如一。马海燕为了照顾公公,她很少出门,甚至很少回自己的娘家。就这样她一直把公公伺候到过世。

  “天有不测风云“日子刚有所好转,2020年3月12日婆婆突患脑梗住进了医院,马海燕身上的担子更重了。

  婆婆住院期间,她全程陪护,喂饭、喂药、擦身体、端屎、按摩、守夜、伺候大小便直到出院,医生和护士们都以为她是婆婆的亲生女儿。在她悉心照料下,婆婆出院了,但由于身体虚弱,生活不能自理,仍需专人照料。平时生活节俭的她,为了婆婆尽快康复,想着法子把饭菜做的有滋有味,让婆婆吃好些补充营养。

  温馨的家庭是和谐社会的动力的源泉,马海燕用自我的实际行动提倡了全民礼貌,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孝道的精神,“尊老、敬老、爱老、养老、助老”的传统美德。情系老人,情系村民,彰显了一个先进农民的优秀品质。

孝贤之星——邢彦

  邢彦,女,1971年生,中共党员,鄄城县第十二中学教师。婆婆患有心脏病三十多年,每次犯病她都是无微不至的照顾着。在住院期间,医院的医生和护士都看不出是老人的儿媳,都还以为是老人的女儿呢!

  2019年11月,婆婆因骨折需要手术,邢彦白天上班,晚上还要承担起了照顾婆婆的责任。每天早晨都为婆婆清洁卫生并准备好精致的早餐才赶去上班,晚上悉心照顾好婆婆的饮食和起居。在老人住院期间,她都亲自陪护并给老人喂饭、喂药。因为婆婆身体不便,害怕婆婆寂寞,每天稍有空闲,便陪着婆婆聊天,把看到和听说的日常小事或新闻讲给婆婆听,陪婆婆聊天解闷,给婆婆带去健康、快乐的生活。多少年如一日,始终怀着一颗感恩的心,默默地承担着家庭这份责任和义务。在邢彦

  的细心照顾下,婆婆虽然年事已高但现在依然身体硬朗,逢人必竖起拇指夸夸自己的好儿媳。单位同事和邻居们都说邢彦不愧为一名好儿媳。

  邢彦还经常帮助家庭贫困的学生,给他们带些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用爱心传递爱心,用正能量传递正能量,传播文明新风尚,不断听到家长们连声说出“感谢十二中、感谢邢老师”的话。看到家长和孩子们充满对老师憧憬的眼神和灿烂绽放的笑脸,邢彦

  内心满是温暖和感动。有一次班里有位同学病了,邢彦不顾工作的繁忙,身体的劳累,亲自跑到医院看望学生,没有过多的话语,却使学生感到了老师对他的胜似母亲的关爱。

孝贤之星——张景芝

  张景芝,女,1968年生,53岁的张景芝家住郑营镇李庄村,她黑瘦孱弱,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十五年来,她用柔弱的双肩担起家庭的重担,她用十五个春夏秋冬的陪伴,诠释着对丈夫的不离不弃。

  张景芝原本有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丈夫高大威猛,是家里的顶梁柱,她相夫教子,照顾家庭孩子。然而好景不长,丈夫因施工触电,当场昏死过去,在重症监护室里躺了20多天,才有了生命迹象。丈夫在医院里住了6个月,虽然保住了性命,但脑细胞烧死了百分之八十,如同婴幼儿一般,不会走路,不会吃饭。张景芝每天帮他按摩,每顿饭一勺一勺喂,这一坚持,就是15年。用15年的时间照顾孩子,孩子可以长大成人,但张景芝付出了15年,丈夫依然是个不能说话、不能走路的“巨婴”。

  在这期间,娘家人曾劝她改嫁,生活可以过得轻松些,但她内心特别坚定,再苦再累,不能不管孩子,再穷再难,不能抛下丈夫。

  一年到头,张景芝没买过新衣服,身上穿的是邻居和亲戚给的,孩子们也特别懂事,从不乱花钱。哪怕天黑了,也尽量不开灯或少开灯。家里有风扇,也不舍得开,最常用的乘凉方式就是蒲扇,夏天的时候,丈夫喜欢坐在门口,张景芝就在一旁用蒲扇为丈夫扇凉。丈夫像个孩子一样,经常把大便拉在裤子里,一天中午她正在做饭,丈夫“呜呜”地喊她,她慌忙过去,丈夫已经满身都是粪便,张景芝先给丈夫擦洗身子,再换上干净的衣服,丈夫开心地笑了,她还要继续清理满是臭味的房间和衣服。

  张景芝说,自己不懂大道理,但日子总得过,苦总得有人来吃。修得一世夫妻不容易,就算丈夫一直不能自理,她也会一直照顾下去,15年,25年,直到自己不能动。

孝贤之星——张艳丽

  张艳丽,女,1979年生,张艳丽是鄄城县行政审批服务局一名职工,提起她,大家都会打心底里升起一股羡慕与崇敬之情。结婚20年来,她在家勇挑重担,任劳任怨、孝敬老人、以德育人、率先垂范,为女儿做好榜样。在单位她爱岗敬业、遵章守纪、热情服务。在社会的大家庭里,她尊老爱幼、与人为善。要说起具体事情,从“孝老爱亲”的故事说起。

  孝敬父母、尊敬长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都是其中的精髓。在2010年10月她的婆婆突发脑溢血,成了植物人,为了给婆婆治病她把盖房子的钱全部交到住院部,让建筑队给她们停工盖房。她总能第一时间到父母身边问寒问暖,端水递药,插胃管打饭,她怕公公受累,主动承担起来了照顾婆婆的责任,她每天早晨都为婆婆清洁卫生并准备好精致的早餐才去上班,晚上悉心照顾好婆婆的饮食和起居。哪怕中午或休息时间,只要一有时间她都会赶回家悉心照顾婆婆,为婆婆挖屎、端尿。亲自洗衣或收拾屋子,邻里都夸她是一名体贴入微的儿媳妇。

  她与家人和睦相处,用实际行动感动了许多人,她是家中老人的精神支柱,心灵慰藉,为老人排解忧虑,分担愁苦,与老人默契沟通。她是家中姊妹的细心家长,知已挚友,对姊妹们真心呵护,倍至关怀。为姊妹打造一个家庭和睦、勤俭节约、邻里团结孝敬老人、尊重体贴父母是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是当之无愧的“好女儿”“好媳妇”。作为先进员工她做到了克尽职守、踏实勤奋,作为人子,她做到了百善孝为先!


责任编辑:黄亚敏
主题活动
主办单位:菏泽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承办单位:大众报业集团大众网菏泽站
ICP备案编号:鲁ICP备鲁ICP备1101247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