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重要活动最新热词文明聚焦新闻资讯志愿服务文明创建道德模范文明实践
道德建设文明播报未成年人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推荐视频推荐阅读公益广告乡村文明行动
当前位置:首页 > 文明聚焦
作者:  来源:鄄城快报  发布时间:2022-06-22 14:43:42

  “非遗传承要吸引年轻人,才能经受起时间的考验,具有持久生命力。” 近日,在鄄城县古泉街道李楼村乡村记忆博物馆里,李秀芹开门见山地说。

李秀芹演示手工“插花”

  今年已经50多岁的李秀芹,是鄄城手工插花技艺第三代传承人,30多年来,她用一针一线演绎着“手工插花”的传承。李秀芹告诉记者,鄄城手工插花是山东地区的一种手工“绣花”工艺,历史悠久、工序繁琐复杂、艺术图案绚丽多彩。依靠独特之处,鄄城插花在民间插花艺术中,一直占有一席之地。

从事插花的工人

  “从小我就喜欢看姥姥和母亲插花,我穿的花鞋,在小伙伴中是最好看的。”说起小时候的时光,李秀芹充满了自豪感。“我14岁时,母亲把跟着姥姥学到的插花技艺传授给了我。”李秀芹说,从小耳濡目染,又有母亲的“手把手”传授,她很快便掌握了插花的多种针法。

各种插花鞋

  “插花用到的针法多种多样,插花草时,花芯要用‘疙瘩’针,花瓣用平针,叶子用斜针,花茎用‘行梗’。” 李秀芹说,这样插出来的花看上去栩栩如生,立体感强。“插花动物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虎头鞋’。”李秀芹说,虎头鞋是一种传统民间手工艺制作的童鞋,因鞋头呈虎头模样,所以被称为“虎头鞋”。“在我们当地,婴儿百天之后,都要穿虎头鞋,寓意吉祥如意,守护平安。”李秀芹说。跟着母亲学了二年插花,李秀芹的插花技艺日益精进。在继承母亲针法的基础上,结合其他绣法,李秀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插花风格,深受街坊邻居喜爱,都直夸她是个“巧姑娘”。

李秀娟展示老式插花枕头

  转眼,李秀芹到了出嫁的年纪。她精心为自己准备了绣花鞋、绣球、绣着双喜字的门帘等嫁妆。深夜,昏暗的灯光下,李秀芹一针一线“插”出了对未来新生活的向往。陪伴李秀芹出嫁的,还有姥姥和母亲送给她的100多种插花所需的“花样子”。

  嫁到婆家后,李秀芹成立了“插花队”,把自己的所学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众姐妹。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诸多插花用品逐渐退出了人们的生活。除了偶尔有人上门请李秀芹做“虎头鞋”,大多时候,她只能望着针线筐里的花线感到惋惜。

  李秀芹说,她以为插花将从此告别她的生活,直到鄄城县文化和旅游局工作人员李秀娟的出现,不仅让她与插花再续前缘,还让她和40多个姐妹靠插花技艺走上了致富路。

李秀娟介绍插花床上用品

  李秀娟和李秀芹是同村人,在李秀娟的记忆中,每逢农闲时节,从村头到村尾,都能看到三三两两的妇女聚集在一起插花鞋、插鞋垫。“后来这样的场景越来越少见,直到完全消失。”李秀娟说,2008年,鲁锦成功申请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从那时起,她就开始苦思冥想,如何才能保留住插花技艺?2010年,鄄城开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李秀娟眼前一亮。她访遍鄄城17个镇街,找寻了数百名会插花的妇女,搜集了20多种插花针法,成功地将插花技艺申请为县级非遗,后又被列入市级非遗名录。

插花”床上用品展示

  “李秀芹插花技艺精湛,成为了鄄城插花第三代传承人。”李秀娟说,在她的协助下,李秀芹成立淼淼农副产品商贸有限公司,开发系列插花新产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满足了现代人审美需求。

  李秀芹在继承传统插花技艺的工艺上,把插花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到了服装、服饰、家居、手提包等上面。尤其是手工插花技艺与鲁锦相结合,寓意“锦上添花”,深受消费者青睐。

再现插花场景

  “我们还成立了插花技艺研究室,培养了18名插花传承人,培训插花技艺爱好者300余人。” 李秀芹说,目前,从事插花工人45名,其中家庭困难的有12名,通过插花作品的制作,她们每月收入都在3000元以上。“以前插花是为了自家穿戴,谁能想到这个过时的老手艺,现在能赚到钱。”60岁的宋春玲笑着说。

  李秀芹介绍,下一步,将抓住打造山东手造的机会,创造出更多适应时代发展,符合市场需求的插花产品,吸引更多年轻力量参与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责任编辑:黄亚敏
主题活动
主办单位:菏泽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承办单位:大众报业集团大众网菏泽站
ICP备案编号:鲁ICP备鲁ICP备1101247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