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国强正在为患者进行康复治疗
袁国强正在为患者进行康复治疗
大众网菏泽3月20日讯(记者 刘松)自诩小医生,却站上医学的巅峰,用两根“支架”,支起患者那被折叠的人生,一根是妙手,一根是仁心。3月20日,大众网记者来到菏泽市牡丹区中医院康复科,见到了这位曾帮助过数以百计的残疾、功能障碍病人重新站起来的袁国强医生,听他讲述自己17年来的行医往事。
袁国强,36岁,中共党员,现为牡丹区中医医院康复科主任,康复科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国医药学会康复分会常务理事,山东省重点中医专科创建者,菏泽市医学会康复分会委员。先后在山东省立医院神经内科、郑州儿童医院、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神经康复专业进修学习,在袁国强的带领下,牡丹区中医院先后组建了成人康复、儿童脑瘫两大康复训练区域,并在短时间内获得了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
科学带领团队,护理到患者的心坎里
袁国强对大众网记者说,康复医学不同于临床医学。临床医学是以寻找病因、祛除病灶为主,一般都可以从局部出发,制定相应治疗方案。但康复医学则是以恢复功能为主,要从整体出发,正确评估患者的功能情况,更注重的是医患结合,所以,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配合就变得尤为重要。
为了实现对患者全方位、多角度、一对一的贴身护理,袁国强将康复科现有的40名医护人员分为5组分别对成人康复区、儿童康复区、测评区等5个区域负责,且各组组长每天都要开会汇报所负责区域的患者情况,最后,医生根据每个患者的情况,逐个针对患者制定不同的康复治疗方案。
家住王浩屯镇的秦女士几个月前脑出血发作,在其他医院抢救后转入牡丹区中医院康复科接受康复理疗。袁国强对记者说,当时秦女士入院时身上分别插了腰大池引流管、尿管、锁骨下静脉穿刺管等五个管,入院时还是半昏迷状态,四肢全部不能自由活动。从每天的喂饭、翻身、排泄、伸展运动,几乎每个步骤袁国强都会安排专业的护理人员给予该患者家属指导并配合,通过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两个月的努力,秦女士不仅恢复了意识,而且在家属的配合下还可以颤颤巍巍地站立起来。
中西结合用好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引进外来的先进设备
记者在采访袁国强的过程中,偶然发现了一位头部扎满银针的儿童患者在父母的陪同下嬉戏玩耍,好像完全忘记了头上的密集的银针。袁国强说,这个小朋友今年四岁,两年前父母发现他语言、动作发育迟缓,特意送他到牡丹区中医院进行康复治疗。
针对该患者年龄较小、语言表达能力差等特点,袁国强为他制定了“私人康复计划”,即使用中医传统的针灸、推拿、理疗等多种中医事宜技术,结合从国内外先进康复机构引进的天网训练系统、智能康复大厅、多感官训练系统等先进康复技术,使得该患者可以获得全方位的康复训练。经过长时间的康复训练,该儿童患者的语言和行动能力跟正常儿童基本上没有了什么差距。
据袁国强介绍,中西医结合疗法在康复治疗中确实有它的独到之处,可以在短时间内就看到效果。为此,自己钻研了十几年中医和西医如何结合才能发挥他们最大的效果。近年来,袁国强积极向院领导申请,为康复科招收了大量中医专业人才,引进了大量国内外先进康复设备,并送出医护人员去国内优秀康复机构学习技术。
“让因病致残的患者更有尊严地生活下去”
袁国强说,当一个正常的人忽然因为一场疾病而失去了部分生活能力,对他们来说是相当煎熬的,这不仅是他们身体上的灾难,更是他们心灵、家庭、社会关系的灾难。如何让患者减轻痛苦,如何能让他们更有尊严地活下去,就成了袁国强行医路上思考的最为重要的问题。
通过牡丹区中医院对袁国强带领的康复科完整的质量调控、个案评估、现场教学目标考核,调查显示该院康复科患者满意率达到95%以上,通过治疗,患者的幸福感也逐步上升。